埤塘文化

  桃園素有「千塘之鄉」的美名,綿密分佈的埤塘及水圳,數量之多、密度之高,是世界上其它地區少有之景觀。此一埤圳網絡系統與桃園臺地特殊的地質、地形息息相關,是整合水庫、河川、埤塘與水圳所建構而成的人文自然地景,不僅具有百年的歷史,也建構出桃園臺地特殊的自然生態體系與聚落生活文化。
  桃園臺地最重要的地形特徵即臺地地形,桃園臺地的成因是由於古石門溪所沖積形成的古石門沖積扇。地理學者陳正祥所詮釋桃園臺地的農業環境曾提及到,桃園沖積扇在地形上曾發生過臺灣最大的河川劫奪現象;從臺北盆地溯源侵蝕的淡水河,劫奪了本區南崁溪的中上游;使原來流於古石門沖積扇上各溪皆變成了斷頭河,致使灌溉水源嚴重缺乏,故早期墾民以開鑿埤塘的方式儲存水資源。依據陳培桂《淡水廳志》的記載,此現象始於西元1741年(乾隆6年)(陳培桂1781:74),霄裡社通事頭目「知母六」招佃開鑿霄裡大圳及四口埤塘,蓄水灌溉現今八德一帶農田;其後隨著漢墾民的移入,埤塘數量更急遽增加。因水系的改變,墾民需設法貯留天然的雨水,以補充農作物之需,故埤塘成為桃園特殊的地理景觀。
  日治初期總督府曾進行全臺舊埤圳的調查,調查各埤圳的沿革、產權轉移、經費運作的情形。在桃園大圳興建以前,整個桃園廳的公共埤圳共有10處,灌溉面積為2,743甲,認定外埤圳有6,675處,灌溉面積有30,204甲,桃園廳的埤圳數合計6,685處,是當時全臺灣各行政區中埤圳數量最多及密度最高者。雖然埤圳的數量為全臺最多,但平均一處水利設施的灌溉面積不到5甲。再加上水利設施的種類多半是埤塘,水源相當不穩定,無法常年供水。雖然埤塘的灌溉功用有限,但因桃園臺地的地面緩斜,只須挖一點紅壤的表土,在下面築一條土堤,即可留水成池,方法簡便,不必多大的資本與勞力,因此造成本區埤塘遍佈如圖1桃園水利組合所示之分布。埤塘數量雖多,但灌溉的成效卻不高。

(資料來源:事業概要,桃園水利組合,1937。)
圖1 桃園水利組合平面圖

  根據桃園大圳開發前調查顯示,臺地耕地面積約有65,000公頃,其中水田面積約27,000公頃,只利用臺地的傾斜起伏之高處,築造淺池塘約8,000座(占地8,000餘公頃,故池塘約占水田面積30%)供農業之用水,一遇天旱,池即乾固,常有缺水情形發生,未能作雙期水稻,旱地則種植甘藷,或作為茶園,產量偏低,品質亦差,尤其靠近新竹之湖口、新豐一帶;此外,較靠近台北盆地之桃園、中壢一帶雨量為少,故在未開發桃園大圳以前,收穫欠薄,農民頗為貧窮。
  1913年(日本大正2年)桃園臺地發生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,日本當局便決定興建桃園大圳,興建工程由臺灣總督府策畫,並於1917年(日本大正6年)動工,以官民合資的方式進行桃園大圳官設埤圳的施工,桃園大圳在大嵙崁溪(今大漢溪)上游石門地方,設取水口取水,沿途並開鑿隧道導水,闢建幹線、支線、分線水路,以引水灌溉桃園臺地的農田,改善原有埤塘及田間給水路,其灌溉範圍橫跨新屋區、觀音區、中壢區北邊及內壢東邊,稻穀產量因而增長數倍,桃園大圳也因此成為桃園臺地上農業生產之大動脈。
  桃園臺地星羅棋佈的人工湖,成為與居民生活互動密切的地景,挖池堆堤蓄水,在水稻耕作的社會中並不少見,但如同桃園臺地擁有數量如此之多、面積如此之大、密度如此之高的埤塘群,是世界上其它地區少有之景觀。早期埤塘只在臺地範圍內引水的情況,先後匯集了多元的文化。然而,在桃園大圳、石門水庫及石門大圳興建後,為了要提高農業生產進行重劃,原有聯繫埤塘及水庫之間的蜿蜒水路廢除,埤塘也因為大圳興建及土地開發需求,逐漸失去原有貯水功能而遭填平廢除。桃園大圳參與灌排以及石門水庫興建,此二者改變農田灌溉方式,造成埤塘地位需求降低,在歷史上紀載最多的埤塘口數約有8,846口埤塘,但自從桃園大圳、石門大圳陸續開鑿,石門水庫供給充分的灌溉水源後,多數的埤塘喪失了原始的灌溉功能,因此逐漸消失或荒廢,慢慢改變為其他用途。將歷史地圖校正後數化的桃園地區埤塘之分布,於民國26年、54年及現況分別如圖2、圖3、圖4。此外,依據桃園市政府民國100年度「國家濕地生態環境調查及復育計畫-桃園埤圳濕地調查作業委託技術服務」之埤塘清查統計結果,顯示桃園臺地埤塘數量為2,851口,參考圖5所示桃園埤塘與周圍環境之融合。
  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的埤塘各富特色,其中桃園大圳1-4號池(圖6~圖9)是桃園灌區內第一支線的一口埤塘。桃園大圳7-7號池(圖10~圖13),舊名為「紅土埤」形成於清領時期,由當地土質特性而命名,是大小與形狀至今不曾改變過之埤塘,保存很好。新福圳1號池(圖16),水源來自山背後的阿姆坪,係鑿溪洲山洞引水流東溪水蓄積而成,可灌溉202公頃的土地,是相當重要的水利設施,還有一座獨一無二的土地公廟,被稱為「埤崙土地公」,由於有求必應的神跡而造就香火鼎盛(咱ㄟ埤塘咱ㄟ寶,1999)。

圖2 歷史地圖校正後數化的桃園地區埤塘分布-民國26年 圖3 歷史地圖校正後數化的桃園地區埤塘分布-民國54年 圖4 歷史地圖校正後數化的桃園地區埤塘分布-現況 圖5 桃園地區的埤塘與周圍自然環境 圖6 桃園大圳1-4號池(大正6年) 圖7 桃園大圳1-4號池(大正15年) 圖8 桃園大圳1-4號池(民國67年) 圖9 桃園大圳1-4號池衛星圖(民國107年) 圖10 桃園大圳7-7號池(大正6年) 圖11 桃園大圳7-7號池(民國26年) 圖12 桃園大圳7-7號池(民國67年重劃前) 圖13 桃園大圳7-7號池(民國105年重劃後) 圖14 白石埤 圖15 白石秘境 圖16 新福圳一號池-水中土地公 圖17 慈湖 圖18 1-15號池

  埤塘在桃園大圳未設施前,原統計為8,846口,埤池面積7,600餘公頃,水源全賴雨水,設備既不標準,農民又各自為政,雖有少數的雙期田,因水源不可靠,其水量不及當時一般水田需水量之半,而大部分面積仍屬看天田,種植甘藷、茶樹之類,農民生活非常困苦。 桃園大圳開始建設後,石門進水口、導水路、幹支分線渠道由臺灣總督府設施外,民間負責施工部份則為貯水池的綜合改善,亦即規劃廢池、合併,或新設引水及給水路的改善工程。
  民國45年合併湖口水利管理處及大溪委員會,埤塘數達317口,又因戰後為灌溉系統的變更將蚵殼港圳區域連接桃園大圳灌區,加上都市的自然發展,以及桃園國際機場的闢建、工業區等建設,貯水池隨而遞減,目前貯水池為284口。

圖19 陂塘縱橫 圖20 光電埤塘 圖21 光電與埤塘 圖22 埤塘晨曦